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的計時錶一直是鐘錶愛好者中的寵兒。無論是在櫥窗與專柜,還是二手市場與拍賣行,它們都是作為“頭牌”存在著。這樣的熱捧不僅源于品牌對于品質的要求,同樣離不開在品牌背后鼎力支持的合作伙伴。
直到Ref.5170,Patek Philippe才推出了完全自產的計時錶機芯Cal.CH 29-535PS,在這之前,Lemania 2310與Valjoux 23等時代標志性的機芯在經過品牌二次加工后均作為御用機芯為如今價值連城的計時錶服務。正如Patek Philippe廣告所宣傳的重要性一樣,成功多數伴隨著良好的開端,這一切還要從1924年說起。
Patek Philippe計時錶的開端
我們更多的是聽到Patek Philippe計時錶開端于1926年,原因是品牌的第一枚追針計時錶投放市場,但實際上早在1920年代初品牌就已經開始為大客人們提供計時錶產品,如1924年編號197876,197878,197899三枚錶同時下單。這個時期正是懷錶開始走下歷史舞臺的時期,錶的實用性通過戰爭得到了印證,新興錶機芯供應商紛紛成立,如1930年的Lemania與1926 年的ETA SA。但每一次新的選擇都伴隨著風險,保險起見,Patek Philippe對于自己的第一代計時錶機芯依然交給了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Victorin Piguet機芯廠(簡稱VP)。
VP錶廠是由Jean Victorin Piguet先生1880年在日內瓦建立,并于1883年搬遷至鐘錶山谷Vallee de Joux。錶廠的主營業務是為鐘錶品牌生產半成品機芯,同時也接受品牌的委托,提供定制化的機芯服務。Patek Philippe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懷錶作品都來自于這間山谷的工坊,其中最著名的要數Grave Super complication。
Grave Super complication懷錶,1925年由銀行家Henry Grave向Patek Philippe定制,8年后方才收到實物
VP與同一地區的L.E Piguet 錶廠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懷錶黃金年月,是高品質復雜懷錶機芯的代名詞。我們今天看到的多數懷錶“重器”多數源于這兩個品牌的半成品機芯。
我眼中最美的計時機芯
與同時期錶的機芯類似,第一代計時機芯可以被認定為縮小尺寸的懷錶機芯。也恰恰是這個原因,懷錶機芯線條的美感與錶機芯尺寸的精密成就了最美的計時機芯,在我眼中沒有之一。
初代機芯的直徑為13法分,約為29.25毫米,有23石與25石兩種規格,也有28石的高鉆數,但作為特殊版本并不多見。雖然從尺寸與寶石軸承數量上看現代的計時機芯基本沿襲了初期的配置,并且最終的功能呈現方式也并無不同,可在結構上卻是有一些迥異的設計。
編號198134,制作于1927年,獨特的將官底錶殼。由蘇富比在2014年以20萬瑞士法郎售出
分離式計時夾板
現在常見的手動計時機芯中,計時中心秒輪與分鐘計時輪由同一個Y型計時夾板固定,只有少數的采用分離式設計,如A. LANGE & SÖHNE(朗格)的Datograph。常見的手動上鏈計時機芯,紅圈處為Y型計時夾板固定
A. LANGE & SÖHNE Datograph采用分離式計時夾板設計(藍圈處)
在VP計時機芯中,中心秒輪與分鐘計時輪分別使用獨立的鋼件進行固定。這樣的設計主要應該由于在懷錶中,累積分鐘計時的功能本身就是可選項,因此獨立的設計可以更有效地滿足實際需求,同時也可以更多的借助以往的設計經驗,確保系統的可靠性。
組合式歸零錘
簡單來說這是由于分離式計時夾板決定的。分針歸零杠桿固定于秒針歸零杠桿之上,如果沒有分鐘計時功能則可以減少一個部件。反之,則可以根據分鐘計時的心型輪位置進行歸零杠桿的精準調校(注:也就是說因為分針歸零杠桿與秒針歸零杠桿“搭在”了一起,所以調校一個分針歸零杠桿也就同時都調校了)。
這樣的設計不僅是由于考慮到前面所說的分鐘計時可選的原因,并且1920年代初的鐘錶制造依然仰仗制錶師的雙手,即使同一型號機芯,零件的所處位置都會有些許不同。隨著Patek Philippe的第二代計時機芯(VZ23)開始,加工精度的提升,以及分鐘計時功能成為標準配置,歸零錘最終演化為我們今天熟悉的“人”型鋼件。(注:雖然dato是分離式計時夾板,但是歸零錘依然是一體化的。)
不銹鋼Ref.1463,編號869016,制造于1958年。搭載著第二代主力計時機芯,脫胎于Valjoux.23,如上圖藍線所示為“人”型歸零錘鋼件
計時秒輪配備的微調裝置
在計時傳動過程中,計時秒輪需要一個離合輪與中央秒輪連接。為了更好地達到齒輪之間的咬合,制錶師可以通過這個機構來調節秒輪與離合輪的間隙。如今,只有Patek Philippe與A. LANGE & SÖHNE的手動計時機芯上還可見到這樣的結構。
此外,VP的計時輪系中所有的齒輪均為密齒設計。理論上,越細密的輪齒可以帶來更小的齒間距與更大的接觸面積,從而計時功能開啟的瞬間會更加平滑。而如今多數的計時也僅僅是中央秒輪使用密齒而已,我想應當是減少長秒針因兩齒輪耦合瞬間發生的抖動,而短小的計時分針則完全不用擔心。
懷錶式的累積分鐘計時輪系
VP為Patek Philippe提供第一代錶計時機芯分為兩種,分鐘計時盤與恒動秒針有水平與垂直兩種排列方式。水平排列的機芯比較垂直的來說制造上相對容易。
由于錶均為單鍵計時,那么計時按鍵與錶頭同軸的開面計時懷錶是最好的選擇,工序上只要做到按比例縮小,以及所有指針在歸零狀態下逆時針轉動90°即可。可對于兩個子盤垂直排列的機芯來說,工作便不那么簡單。
編號197876 (左)與編號198244(右)由安帝古倫在1989年分別以相同的424,250瑞郎售出。
垂直子盤排列(左)需要更多部件與寶石軸承實現分鐘累計功能
首先,這種布局多見于獵殼懷錶,由于錶冠集合了開蓋功能,因此計時按鍵多位于12點位置。在保持機芯內部計時按鍵位置不變的前提下需要額外的杠桿將此功能引至錶冠處。此外,由于分鐘計時盤的位置正好位于發條盒下方,因此無法通過貫穿小鋼輪的方法將功能移植到錶盤側。因此,需要分鐘輪連接不在發條盒范圍內的一組貫穿機芯的同軸過輪將功能傳遞到相同位置的機芯錶盤側。(注:讀到此處的讀者已經不多了,請按以上兩幅照片的機芯、錶盤及錶冠位置展開空間想象,其實,還可以理解得了)這也是為什么垂直盤面布局的機芯寶石軸承數要多的原因。
非瞬跳分鐘計時輪的撥針位置與雙離合
與現代計時機芯相比,VP計時機芯中央的C型大鋼制杠桿顯得尤為醒目,兩端分別連接導柱輪與分秒離合輪,它的作用在于計時開啟后將中央秒輪與分鐘計時輪連接,在達到一分鐘后,利用同軸的撥針撥動分鐘計時輪。這樣的設計雖然美觀,可是制作起來對于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之高。
VP計時機芯中央的C型大鋼制杠桿
因此,從第二代計時機芯開始,分輪撥針被同軸安置在中央秒輪下方,杠桿變短也不再受導柱輪控制,另一端僅連接一個無離合功能的過輪,重要的是中心輪、過輪與分鐘計時輪三者始終保持著耦合狀態,極大地降低了裝配與調校難度。換句話說,VP的計時機芯在計時結構中有兩個離合過程,“秒輪-中央秒輪”與“中央秒輪-分鐘計時”,而現在的計時機芯已經簡化到了一個,“秒輪-中央秒輪”。
分輪撥針被同軸安置在中央秒輪下方(紅圈處)
現在可以輕松下了……
VP機芯的計時錶有多少只?
以上的種種不同雖較現在機芯來得繁瑣,但恰只有手工的至繁方可展現機械的魅力。據不完全統計,曾經出現過的VP單鍵計時錶有34只,品牌均為Patek Philippe,時間橫跨1924年至1937年。材質基本上是黃金為主,鉑金2只,不銹鋼2 只,紅金1只,白金1只,黃金與鉑金雙材質1只。機芯尺寸除了1936 年編號860027的11.5法分外,均為13法分。殼型則有圓形與枕型兩種。型號則有兩只命名為Ref.97,在這之前沒有獨立的命名型號(推測多為客人定制產品),后期主要命名為Ref.130。
從以上的數據不難看出,在1928年之前,計時錶的盤面依然遵循著懷錶當時的設計。在這之后,盤面的布局則全部變為水平分布,這不僅更加符合人們的閱讀規律,從結構上也更加利于制造,這是個雙贏的結果。
編號198055,于1927年出廠,錶冠側依然保留著懷錶時期典型的計時按鍵保險機構(籃圈處)
相關導航
百達翡麗專欄:http://www.chinawatchnet.com/Brands/87.html
百達翡麗小百科
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成立于1839年。他們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制錶商之一,由頭至尾都是自己生產,訓練一名Patek Philippe制錶師需10年時間。鐘錶愛好者貴族的標志是擁有一塊百達翡麗錶,高貴的藝術境界與昂貴的制作材料塑造了Patek Philippe經久不衰的品牌效應。Patek Philippe的創始人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安東尼·百達),自幼聰穎且頗具藝術天賦。由于當時波蘭局勢動蕩,他參加了1831年波蘭反抗俄國統治的革命中。波蘭革命失敗后他逃往法國,后在瑞士日內瓦定居,開始從事鐘錶業,后來,他敏銳地感覺到鐘錶業的廣闊前景,便買來品質優良的鐘錶機芯自行組裝出售,很快就在生意場上嶄露頭角。[百達翡麗百科詳細]
<!– 12345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