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北京錶廠三軸立體雙陀飛輪錶

無極”是北錶為迎接建廠五十五周年研發的高復雜腕錶,由趙振嶺主持設計。同時擁有偏心式陀飛輪和雙軸立體陀飛輪兩套機構,是一款再度突破中國腕錶技術極限的重量級作品。該款腕錶目前主要供于私人定制,價值約57萬元人民幣,限量30只。

“無極”腕錶搭載TB09機心,機心直徑37.6mm,厚度9.7mm,共453個零件,88鉆。手錶口徑44mm,厚17.2mm。

 “無級”有兩套陀飛輪機構,一套為經典的偏心式陀飛輪,位于10~11點位。另一套為雙軸立體陀飛輪,位于5點位。立體陀飛輪繞z軸每分鐘旋轉一周,繞另一立軸x+25°每7.5分旋轉一周。立體陀飛輪的立軸被傾斜了25度,視覺效果更為驚艷。

“無極”的時、分針采用逆跳結構,位于中心上半部分,180度顯示。分針每小時回跳到原始位置,時針每12小時完成一次逆跳。時、分針逆跳不僅增加了趣味性,還避讓了立體陀飛輪的旋轉空間。

“無極”有三種附加功能。位于1點位的能量儲備顯示,指示發條可以儲存超過42小時的動力。位于9點位的逆跳式日歷每個月都會有輕靈一跳。位于錶背面的月相采用了“太極”的成熟設計,月相盤用琺瑯制造,深邃悠遠。

 

<!– 12345
10
–>

測評:華碩智能手錶入手體驗

在上市近半年后,Android Wear產品漸漸步入正軌,新款手錶在設計、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也讓人們逐漸重新審視谷歌的智能手錶們。除了LG的G Watch R、摩托羅拉的Moto 360,華碩的ZenWatch也是備受關注的一款機型。下面,就來看看它的使用體驗如何。

設計

ZenWatch雖然沒有配備圓形屏幕,但是其設計及做工還是非常出色的。錶盤的邊角十分圓滑,同時采用了不銹鋼材質搭配真正的皮革腕帶,質感非常突出;同時機身也不會過大或是過于沉重,意味著它能夠很舒適地佩戴在手腕上。另外,ZenWatch的腕帶采用了標準式設計,非常容易拆卸,而不像一些智能手錶需要借助特殊工具。

設計上唯一令人抱怨的部分便在于背部的電源按鈕,這是一個比較怪異的設計。幸運的是,除了開關機之外,幾乎不會使用它,所以對操作的營銷不算太大。其他硬件部分,包括IP55防護認證以及內置心率傳感器,讓華碩ZenWatch的整體配置還是十分均衡的。

屏幕

ZenWatch采用1.63英寸、320*320像素的AMOLED屏幕,顏色漂亮、可視角度出色,亮度也很充足,可以在戶外實現不錯的觀看體驗。屏幕周圍擁有輕微的曲線,類似目前流行的2.5D屏幕,手指操作更加自然。

硬件及系統

與其他Android Wear機型相似,ZenWatch采用了1.2GHz主頻的高通驍龍400處理器、512MB RAM+4GB ROM,所以整體性能錶現也是十分出色,基本上沒有滯后或是延遲現象,滑動操作很流暢。

系統方面,由于谷歌限制Android Wear平臺的皮膚定制性,所以ZenWatch的主界面與使用體驗也與其他同類產品差不多。當然,華碩也沒有放棄可以發揮個性的部分,為ZenWatch配備了自家的時鐘界面,并支持定制顏色。另外,還配備了一個遠程拍攝功能,可以使用手機遙控手錶拍照。ZenWatch的心率傳感器隱藏在手錶的斜面上,使用起來略顯不變,但測量效果似乎還是比較準確的。

電池壽命

ZenWatch配有一塊360mAh的鋰電池,華碩官方宣傳其電池壽命約為一天左右。根據使用經驗來看,一般的使用強度下可以達到約兩天的電池壽命,主要是因為AMOLED屏幕在純黑背景時的耗電量較少。不過,ZenWatch需要配合專用的充電底座來完成充電,略有不便。

總結

總得來說,ZenWatch作為華碩的首款Android Wear手錶,整體使用體驗還是令人滿意的。當然,更棒的部分是其價格僅為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25元),是目前Android Wear產品中性價比極高的一款。

優點:

高端設計及做工

不俗的顯示效果

電池壽命出色

價格有競爭力

缺點:

笨重的充電底座

電源按鈕設計在機身背部

<!– 12345
10
–>

新錶王:江詩丹頓57260功能詳解

作者:白映澤 微信公號ID:watchtraveler

歷時8年,傾力而作,鐘錶歷史上的新一代“錶王”,在2015年9月17日、江詩丹頓260周年之際,來到世間。

參考編號57260為一款雙錶盤鐘錶杰作,配備迄今為止最不可思議的57項復雜功能和技術創新,并且擁有日內瓦印記。它的13項重要功能,值得細細品讀和研究。

1全新12小時制世界時間系統及24個時區晝夜指示

THE NEW 12-HOURAND MINUTE WORLD-TIME SYSTEM

在鐘錶制造史上鮮為人知,江詩丹頓于1932年便已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世界時間時計,當時采用了現在為人熟知的Louis Cottier的24小時制指示的世界時間,該系統一經推出便受到各大最重要的制錶商的獨家青睞。

江詩丹頓此次延續了品牌超凡制錶大師的理念和技術,推出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時間12小時指示系統,該系統從設計到制作完全由江詩丹頓的工匠獨立完成。新款系統和顯示功能簡潔易讀,只需看一眼就可以輕松讀取,取代了傳統世界時間系統占據全部錶盤的設計,因此有機會將世界時間功能與其他功能相結合。與所有具跨越性的創新作品一樣,在簡潔的設計和便捷的使用背后是一套極具革新理念和進步的全新發明,可以說這套系統完全改變了自1930年代以來的世界時間計時理念。

1893年起實行的格林威治時間以倫敦為中心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最初這是為了給海上和鐵路交通需求而設,而隨后的長距離飛行和全球電信服務業的崛起更是突顯了劃分時區的重要性。進入21世紀后,我們步入了全天候通訊和國際往來的時代,一款具有世界時間功能的錶款便應運而生。

作為江詩丹頓全新時計最重要的新功能之一,12小時第二時區錶盤是一個比獨立于主錶盤之外更小的指示盤,上面僅標有1至12的羅馬數字,而非其他多數世界時間時計采用的傳統24小時晝夜數字。此外,該時計設有單獨晝夜指示窗,指示所選城市的晝夜時間。另外,江詩丹頓還采用窗口式顯示窗,替代了傳統Cottier系統的環形城市顯示。

窗口式顯示窗中有24個城市可供選擇,城市名稱采用了標準的三個字母簡寫代錶,配有他們各自相對應格林威治時間增加或減少的時間差別。

2 江詩丹頓渾天儀式陀飛輪 配球型游絲及鉆石擒縱叉

THE ARMILLARY SPHERE TOURBILLON WITH SPHERICALHAIRSPRING

由江詩丹頓自行研發的全新渾天儀式陀飛輪,不論視覺外觀還是技術工藝都堪稱非凡卓絕。此款陀飛輪之所以被命名為“渾天儀”,因為其圓環交織的外觀與科學儀器“渾天儀球”極為相似。江詩丹頓制錶師還受到了十八世紀法國傳奇制錶大師Antide Janvier 杰作的啟發 – 一款機械天文渾天儀裝置的四面座鐘,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1789 年委托制作。江詩丹頓的制錶師以此款座鐘為靈感,研制出極致優雅卓越的機械裝置,可以同時向三個方向不停精準流暢旋轉的三維球體。框架本身采用了超輕鋁制材料,巧妙地配置有江詩丹頓馬耳他十字標識的擒縱機構。陀飛輪每轉動15 秒,就可以欣賞到馬耳他十字標識的全貌。為進一步優化這一非凡的機械機構,制錶師還選用了球形游絲,不僅為整個機械機構增添了優雅感,其特殊的性能還可有效提高時計的精準度。

由于其復雜性和精巧性,制作陀飛輪是制錶大師們面臨的其一最大挑戰,也鮮有人能夠成功。此款陀飛輪采用了超輕材質,可以在球體正中的重力中心完美平衡各方受力,從而消除重力對擺輪、游絲和擒縱叉的影響。時計的計時功能通常會受到位置變化的影響,重力會對擺輪和游絲產生一道向下的“拉力”,從而產生微小的扭曲最終影響計時精準度,制錶師通常稱這一現象為“位置誤差”。陀飛輪從本質上來講起到轉動平臺和“框架”的作用,它承載了整個擒縱機構,一分鐘轉動一周,所謂“三軸陀飛輪”,顧名思義就是說擒縱機構會同時在三個水平面旋轉,這是制錶過程中極為高端復雜的超精準工藝。陀飛輪是傳奇制錶師Abraham Louis Breguet 于1801 年首先研制開發并申請專利的技術,這一技術有效地提升懷錶的精準度,當時人們多將懷錶垂直放置于上衣右上方(垂直)的口袋中,因此極易受到重力影響產生計時誤差。標準的單軸陀飛輪就可以非常成功地解決這一重力問題,在60 秒的旋轉過程中陀飛輪系統可通過自身軸承平衡所有可能出現的垂直位置重力。而在三軸陀飛輪系統中,任何重力引起的位置誤差都可通過不停旋轉的擺輪、游絲和擒縱機構進行修正。從而有效抵消和平衡重力拉力問題,在使用過程中不論錶款處于何種位置其計時精準度都不再受到影響。

為提升陀飛輪功能,德國著名制錶大師及德國鐘錶制作學校(DeutscheUhrmacherschule)技術總監Alfred Helwig(1886-1974年)曾進行過無數次實驗。1920 年,他成功研制出飛行陀飛輪—這是一種自由立式框架的單向支架,從而使得機芯盡可能的扁平。隨后Helwig 的徒弟Walter Prendel,同時也有幸能從德國格拉蘇蒂鐘錶制作學校畢業并獲得榮譽學位的四人之一,于1928 年研制出框架結構稍微傾斜的陀飛輪,也就是說它永遠都不會處于完全垂直或是水平的位置,從而避免了最主要的兩種誤差因素。Prendel 的發明同時也加快了陀飛輪的發展速度。其實David Salomons 爵士,著名寶璣腕錶收藏家和權威人士早在1921 年就提出了多軸陀飛輪的概念,他曾寫道:“寶璣發明了陀飛輪,避免了某些位置誤差問題,但是如果在陀飛輪旋轉過程中擺輪也可進行自由旋轉,那么所有的位置產生的誤差都不復存在了……”但Salomons 并不是一位制錶師, 所以他從來沒有機會親自實現這一想法。但是50 年后,這一想法卻為英國制錶師Anthony Randall 提供了制作靈感,他于1978 年制造出全世界第一款雙軸陀飛輪,并于1982 年獲得專利。在Randall 的作品基礎上,另一位英國制錶師Richard Good 又制作出第一款三軸陀飛輪,這一機械裝置讓所有看到它的人都贊嘆不已。但是Anthony Randall 和RichardGood 研制的雙軸和三軸陀飛輪都僅適用于旅行鐘,所以并沒有像鐘錶面臨位置隨時變化的問題。不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這些發明都為現在的多軸陀飛輪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實現了鐘錶發展史中技術和外觀上的雙重突破。隨著首款多軸陀飛輪專利的失效,更多的現代制錶師有機會進一步研究和開發三軸陀飛輪,而江詩丹頓此次推出的這款超凡卓絕的渾天儀三軸陀飛輪更是將這一領域的發展推向了頂峰。

此款陀飛輪的擒縱機構還采用了兩項歷史性的超凡制錶新發明:球型游絲以及采用鉆石替代擒縱叉的寶石。

渾天儀式陀飛輪所采用的球型游絲(擺輪游絲)不僅契合了陀飛輪整體球型外觀的迷人造型,更具有實用目的。瑞士著名制錶師Jacques-Frederic Houriet 于1814 年設計出首款具有完美等時性的球型游絲。在制錶界中,所有制錶師都在追求“等時性”,也就是說不論錶款是否上滿鏈,其計時功能完全不受任何震動或擺輪搖擺的影響。當主發條完全上滿鏈時,擺輪擺動幅度最大;隨著主發條能量的釋放,擺幅逐漸減小。要想獲得等時性,就意味著要制作一款不受擺幅影響的獨立游絲。正如Houriet 的作品中所展示的,球型游絲是實現錶款等時性的最佳游絲,但是其制作過程極其復雜,因此僅能在最精致復雜的錶款中一窺其真容。

此時計內的擒縱叉采用了擁有卓越特性的鉆石,經久耐用且磨損阻力較小。制作這一擒縱叉絕非易事,而真正將其用于錶款當中的前例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它卻與整個制錶發展史和江詩丹頓自身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

18世紀中期,英國傳奇制錶大師John Harrison首次在錶款上的擒縱叉中使用了鉆石材料。他所制作的最廣為人知的錶款便是“H4”,正是這款時計中所采用的鉆石擒縱叉為他贏得了經度獎(longitude prize)。在制作現代錶款時,江詩丹頓的制錶師還受到了經典且珍稀的“皇家天文臺”( ChronometerRoyal)腕錶的啟發,江詩丹頓曾于20世紀中期生產過小批量,但是鮮有人知曉,其實這批錶款的擒縱叉就是使用鉆石的。

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尾頁

<!– 12345
10
–>

雷蒙威TANGO女士不銹鋼腕錶

女錶的款式多種多樣,但在大眾的印象中,總逃不脫鉆石,珠寶,優美的曲線這些關鍵詞,雷蒙威Tango 女士腕錶則采用了不同于常規的腕錶設計理念。

1_product-5960-ST-00995-510x489.png

腕錶的錶圈上裸露了6顆粗獷的螺釘,這種設計即使在男性的手錶上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設計,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充滿男性荷爾蒙的設計,一種蒸汽朋克式的設計。

3_TANGO-5960-ST-00995_2-510x868.png

腕錶的錶盤采用了白色的珍珠貝母面材質,采用羅馬字釘與鉆石相互輝映的風格,30毫米的錶殼直徑對于手腕比較小的女性來說非常的適合。

4_TANGO-5960-ST-00995_3.png

技術數據

參考 5960-ST-00995

尺寸 女裝

系列 Tango

外形 圓形

機芯 石英

機芯高度 2.5

錶殼材質 不銹鋼

錶殼尺寸 30

錶殼厚度 7.35

錶殼后蓋 壓蓋

防水 100 米, 330 英尺, 10 atm

水晶 藍寶石水晶玻璃

錶盤 白色貝母,羅馬數字,鑲有鉆石

日曆窗 3 點鐘位置

錶冠 螺絲擰緊, 帶有RW標志

錶帶 不銹鋼

不銹鋼折疊扣,雙推動保險系統

鉆石數量 8

鉆石克拉 0.03 克拉

撥號鉆石類型 單切割 8/8 – SI2 à SI1

<!– 12345
10
–>